【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发文字号】国质检检〔2009〕475号 |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27日 | 【实施日期】2009年10月27日 |
【法律类别】进口废物通关与检验 | 【效力层级】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 】现行有效 |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指定装运前检验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废物原料”)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境外有毒有害物质及病虫害等传入我国,总局发布了《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19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确保管理办法的有效贯彻和执行,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直属局和指定装运前检验机构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进口废物原料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认真及时地组织好对管理办法、《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补充要求》(见附件1,以下简称“补充要求”)的传达学习和贯彻执行。
二、各直属局和指定装运前检验机构要大力向国内收货人、国外供货商及相关单位宣传管理办法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遵守管理办法是保护环境、防止境外有害废物向我国转运处置和防止欺诈行为的重要措施,要严格遵照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从事进口废物原料贸易。
三、各直属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局应由一名局领导统一组织、协调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强化各检验检疫机构进口废物原料的检验检疫工作规范性和有效性,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及相关细则、补充要求中的规定,实施好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严把到货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环节,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质量。
四、各直属局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的受理、批准、变更和延续,组织做好评审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五、各直属局应运用“进口废物电子监管系统”,严格按照《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检验检疫规程》及补充要求的相关规定,受理进口废物原料的报检、实施口岸检验检疫和处理、处置工作。严格执行现场双人持证上岗、定期轮岗等工作制度,统一检验把关尺度,严禁擅自放宽检验标准、出人情证等行为。加强对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的后续监管工作,使环保项目不合格的进口废物原料退运出境。
六、各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检疫机构应贯彻先检验后签证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装运前检验电子管理系统认真把好废物原料出境关,按规定的检验业务范围和区域对进口废物原料严格按照《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及《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业务规则》实施装运前检验工作。同时应尽快研究制定适应本地区废物原料贸易特点的装运前检验工作实施方案和规程。
七、为防止进口废物原料环保风险的转移,总局将对实施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的查验场所进行清理整顿,两年内仍未达到管理办法第37条规定的查验场所将不得开展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
八、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废物原料检验管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质检检[2003)217号)的规定,加强业务信息沟通,落实请示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有效利用预警机制,杜绝因上报、预警不及时,导致发生工作事故的情况。
九、总局对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人员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挑选思想作风硬、工作纪律严、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进口废物原料检验队伍。要进行经常性的政策和业务培训,要根据管理办法及相关业务要求在人员配置、设备配套 (特别是放射性检测仪器的装备)和作业业务流程调整等方面及时跟进和更新。
十、各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相互间以及与当地海关、环保、公安消防机关和港口场站管理机构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十一、各直属局和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机构应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分支机构和检验一线工作质量的监督和稽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的,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严处。
十二、各直属局和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机构要在年底前进行一次宣贯、落实管理办法和相关细则、要求 (重点对检验人员的配备、人员资格、检验检疫业务的规范性、统计报告制度、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等方面)的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送总局。同时,在自查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总局。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关于加强进口废物检验的紧急通知》(国检发明电[1996)17号)等45个文件(见附件二)同时废止。
附件:
1.关于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补充要求
2.废止文件清单(略)
附件1:
关于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补充要求
一、装运前检验工作
(一)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机构应要求已注册登记的国外供货商必须自行使用电子密钥通过“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电子管理系统”向其申请装运前检验。本条所指国外供货商为已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注册登记资格的所有国外供货商,而非仅是各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机构业务区域内的国外供货商。
(二)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机构在受理国外供货商通过“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电子管理系统”申请装运前检验的同时,应要求其说明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废物原料”)来源并提供详细清单。
(三)装货地或发货地不属于指定区域并无法提供装运前检验证书的废物原料,指运地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可根据贸易关系人的申请组织检验小组到货物发运地实施装运前检验,并逐级报批。
(四)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机构应向国家质检总局举报国外供货商的违法行为。
二、口岸检验检疫的报检受理
(一)进口废物原料国内收货人或代理单位报检时,应提供人境货物报检单、《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装运前检验证书、《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检验检疫联)以及合同、发票、装箱单(以下简称外贸单证)等必要的纸质或电子单证,并将国外供货商、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编号填写于入境货物报检单“合同订立特殊条款以及其他要求”栏内。
(二)入境货物报检单上的发货人名称应与《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证书》的企业名称及装运前检验证书、外贸单证上显示的发货人名称一致;入境货物报检单上的收货人名称应与《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单位名称及外贸单证上收货人名称一致。《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单位名称以及所代理的利用单位名称应分别与《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中进口商及利用单位名称一致。对相关信息不一致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不予受理报检。
(三)各检验检疫机构受理进口废物原料的报检申请时,应根据进口废物原料电子监管系统“国外供货商管理”子系统中相关的信息对国外供货商的注册登记证书编号、企业名称、申报HS编码是否属于批准注册产品种类涵盖范围进行核对。严格按照注册登记证书批准的注册登记产品种类受理报检。
(四)各检验检疫机构不接受不同大类进口废物原料进行拼装(箱)或在同一提单(运单)下使用多份装运前检验证书进行拼货的报检。对散装船运输的进口废物原料,同一船次中装有不同大类的,应要求国内收货人及其代理人分别提供提单。
(五)各检验检疫机构受理进口废物原料的报检申请时,应加强对B类预警国外供货商所供废物原料装货地或发运地真实性的调查,要通过核对进口舱单、查询承运人航运信息等方式查证提单真伪、查明废物原料的真实装货地或发运地,并符合《关于执行<关于明确授权的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机构业务范围和区域的公告>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检函[2007]605号)的规定。对经调查发现存在虚假信息的,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停止检验检疫,并将情况及时上报总局。总局及直属检验检疫局将依据管理办法第七章法律责任有关内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三、口岸现场检验检疫
(一)各检验检疫机构要严格执行现场双人持证上岗、定期轮岗等工作制度,抓好口岸检验环节,严格按照《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GB16487--2005)和《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检验检疫规程》 (SN/T1791--2006)依据进口废物电子监管系统确定开箱和掏箱检验信息对进口废物原料实施口岸检验检疫,必要时扩大开箱、掏箱比例。检验中必须按规定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注意对货物拍照备查。
(二)各检验检疫机构要严格按照《进口可作原料的废物放射性污染检验规程》 (SN/T 0570-- 2007)对所有进口废物原料实施放射性检验。
(三)各陆运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废金属必须实行落地检验,将货物全部卸至指定检验检疫查验场所实施检验。
(四)经口岸检验检疫发现与装运前检验结果不一致时,一律以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结果为准。
(五)各检验检疫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进口废物原料重大检出问题(包括放射性严重超标和夹杂爆炸性等物质)的应急处置预案。
四、环保项目不合格废物原料的处置
(一)对环保项目检验不合格货物,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和《检验检疫证书》,并及时将《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正本)》及海运提单、合同、发票的复印件主送当地海关,在《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上注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经对进口(填写废物原料名称)检验检疫,因其不符合[填写相关环控标准名全称或技术性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名称,如:《五部委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 (2009年第36号)],须移交海关处理,特此通知。”同时将《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副本)》及检验检疫证书交国内收货人,并将《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副本)》一联交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二)各检验检疫机构要密切注意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的储运动向,了解掌握有关退运情况,并要求国内收货人在半年内提供相关批次的环保项目不合格废物的退运结关证明,作为检验原始记录的一部分予以保存。对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后,半年内仍未作退运处理或确实无法退运而在国内处置的进口废物原料,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将《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国内处置结果信息表》(见附1)报送总局,总局将根据国外供货商、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的规定,取消相关国外供货商的注册登记资格,并对国内收货人进行相应处罚。
五、进口废物原料电子监管系统的运用
(一)各检验检疫机构在确定本单位所需业务角色的管理时,对“角色编号”和“角色名称”的定义按如下规定执行。“角色编号”定义为8位编码,前6位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代码,后2位为本机构业务角色顺序代码,如“11000001”;“角色名称”由检验检疫机构名称和业务角色名称组成,其中检验检疫机构名称应使用各机构的标准中文简称,如“北京局本部系统管理员”。
(二)对装货地或发货地为非指定区域且未实施装运前检验的进口废物原料,国内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以“××××000001CN”作为装运前检验证书号进行电子报检,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采用人工方式核销,并对货物实施逐批全数检验。
(三)对装货地或发货地为非指定区域,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装运前检验的进口废物原料,国内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以“××××000002CN”作为装运前检验证书号进行电子报检,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采用人工方式核销,并对货物按《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检验检疫规程》的规定实施开箱、掏箱检验。
(四)对进口废船舶,国内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使用“A000000000”和“××××000003CN”分别作为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证书号和装运前检验证书号进行电子报检。
(五)对外籍船舶、航空器及器材在境内维修产生的允许进口的废物原料,国内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使用 “A000000000” 和 “×××× 000004CN”分别作为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证书号和装运前检验证书号进行电子报检。
(六)对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残次品、边角料以及受灾货物属于废物原料需出区进入国内的,免于实施检验检疫,但国内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可使用“A000000000”和“××××000005CN”分别作为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证书号和装运前检验证书号进行电子报检。
(七)对国内收货人及其代理人报检时提供的书面装运前检验证书与电子监管系统中相应电子证书信息不一致的,应以电子证书信息为准。电子监管系统中电子装运前检验证书中“需要提请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关注的问题”栏目下有内容时,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重视查验处理。对于国内收货人及其代理人报检时录入的集装箱箱号与电子证书信息不一致的,如属国内收货人及其代理人录入错误,应要求其撤单重新申报;如属装运前检验证书电子信息错误的,各直属检验检疫局相关主管部门应及时通过认监委联系装运前检验机构修改电子证书信息;如确属承运人在运输途中换箱造成集装箱信息差异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允许国内收货人及其代理人使用电子证书信息进行申报并对相应集装箱实施掏箱检验。
(八)对于陆运口岸进口散装废物原料,在电子监管系统录入“到货检验”内容时,落地检验方式即为系统中设定的“掏箱检验”。
(九)就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在电子监管系统中录入不合格信息并上传不合格照片。
六、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
(一)各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政策业务培训,上岗前对一线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人员(包括检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全面、规范、系统的培训。培训一般将采取直属局组织、分支局参加,总局派教师授课的方式进行。一线检验检疫人员较少的直属局也可就近参加其他直属局组织的业务培训。
(二)总局对经培训拟上岗的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人员进行考试,统一出题、派员监考、统一阅卷。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方可上岗执行任务。
(三)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检验有限公司要对有关赴境外从事废物原料装运前工作的业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培训或轮训,外派的人员应获得相应的资质和具有相关实践工作经验,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七、业务信息的沟通
总局在外网和内网分别开通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专栏,公布最新的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法规和相关工作安排。总局外网登录路径为:总局网址(http://www.aqsiq.gov.cn)首页/专题栏目/进口废物原料企业注册;总局内网登录路径为:总局内网(http://www.aqsiq)首页/部门网络/检验监管司/进口废物原料检验监管。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相关主管、检验人员应每日登录上述专栏,掌握并执行相关法规和工作安排。
八、重大案件和工作总结的上报
(一)总局对进口废物原料实施A、B、C三类预警管理,C类预警的有效期一般为90日。对A、 B、C类预警通报,各直属局应在预警通报有效期结束后半个月内上报相关预警的执行情况,并填写《执行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预警情况基本信息表》 (见附2),但未检验检疫触发预警废物原料的直属局可不上报有关执行情况。
(二)各直属局应在发生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重大案件(如炮弹爆炸)的当日或次日向总局主管部门书面报告情况和初步处置措施。
(三)各直属局应认真总结每年度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监管各项工作,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参照《××局20××年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分析报告基本格式》(见附3)的格式和要求认真撰写年度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质量分析报告,完成《××局20××年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见附4)和《××局20××年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统计表》(见附5)表格填写,并于每年1月25日前,将质量分析报告(书面与电子版文件)连同统计表报送总局,上报电子版本文件名统一为“××局(直属局名称) 20××年度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分析”。
(四)指定的装运前检验机构应认真总结每年度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工作,并按照《境外检验机构从事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业务总结要求》(见附6)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年度进口废物原料检验业务的工作总结(书面与电子版文件),并于每年1月20日前将上述工作总结上报总局、认监委。上报工作总结文件名统一为“××公司20××年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业务工作总结”。
附:
1.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国内处置结果信息表(略)
2.执行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预警情况基本信息表(略)
3.××局20××年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分析报告基本格式(略)
4.××局20××年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情况统计表(略)
5.××局20××年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统计表(略)
6.境外检验机构从事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业务总结要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