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介绍
A公司对外出口产品某化工产品,因出口产品归类问题布控提示风险,经属地海关调查发现,该公司在从事出口业务过程中对该化工产品申报了两个不同税号,遂对A公司近三年出口该化工产品的归类情况开展海关稽查专项活动,怀疑该出口产品归类不一情况构成申报不实,进而影响出口退税管理。
二、案件过程
兰迪海关部接受委托后,按照如下思路推进展开工作。
(一)了解基本事实,明确案件处理思路
A公司在出口某化工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申报两个税号的行为,经了解,为协调制度和商品编码确认制度的国际性和统一性,过往公司均用存在两个税号进行出口货物申报情况。这不仅仅是该公司,而且是行业性的。同时,A公司曾经向海关咨询过归类意见,不同的海关确定的归类结论都不相同。由此,海关律师认为本案的关键点是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归类,唯有先确认事实问题再从法律适用上解决是否构成申报不实,是否影响出口退税,是否作行政处罚等后续的问题。
(二)为相同产品申请海关预裁定,确定化工产品的税号
为确定产品归类,律师积极与当事企业、产品专家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甚至发现新物质,并将此情况以文件的形式展现给海关,申请预裁定,最终确定了正确的归类结论,且该归类结论与公司对产品的认知相符。同时理清公司产品结构,明确公司不同产品的特性与对应的税号之间的关系。
(三)积极与海关沟通,推进问题的解决,并设法避免未来的隐患
最终,海关积极与公司和归类部门沟通,明确该产品存在归类的复杂性,向海关说明公司不同产品的特性与对应的税号之间的关系,为公司出口归类事宜进行确定。稽查阶段结束,海关对公司申报的税号予以认可,未进行行政处罚。
三、风险提示
本案中,该公司属于国内某化工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在国内各个口岸均有相应的业务。一旦被行政处罚,不单影响企业的社会信用,甚至可能导致追索出口退税税款、行政处罚等结果,都可能是一笔不小的金额。而本案中从不同的海关对产品的不同的归类意见来看,产品归类的复杂性以及专业性也给本案相应的空间,此时虽然企业对于产品自身很了解,但若非结合专业的法律知识,也很难认定产品归类情况。本案律师经过与当事企业负责人以及技术专业人员的大量沟通,最终结束本案稽查阶段,避免企业行政处罚。